青岛西海岸报:
□本报记者 丁一
建设创客空间、虚拟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评选智慧教育首席教师、网络名师……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发布,为新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了路径,注入了新动力。
未来三年,新区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一个平台(搭建教师智能发展平台)、一套服务(完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服务)、一个基地(创设教师智能培养共建共享基地)”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锻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人工智能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样板试点区。
规模应用智能助手》》助力师生减负增效
根据方案,新区将率先优化智能教育环境,为全区教师配备智能教学终端,打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学校,及时更新迭代班班通、教师办公用机、师生教学终端等设备,探索创客空间、虚拟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师生智能化教与学环境升级。
“新区还将同步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区域情境化学习资源建设,创新资源供给模式,提高资源供给质量。研究利用智能助手为师生提供海量资源选择和精准资源推送服务,各实验学校探索开设人工智能、创客、steam等智能教育,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说。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升级,依托人工智能、音视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网络环境下教师研修新形态,构建线上线下、选学推送相结合的智能研修模式。支持开展在线直播培训、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移动学习、线上考核等教师培训场景;支持移动听评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基于学情数据的精准教研等协同教研场景;支持课题线上全流程管理;支持本地优质教研资源、过程性教研成果汇聚共享,构建研修资源跨校、跨区域共创共享新模式。
区域网络教研共同体应用未来将得到深化,组建多学科、多特色的网络研修共同体,支持教师同步研修、资源共享,消除学校教研的物理边界,降低教研活动成本。统筹区域名师资源开展“名师课堂”,推进常态化直播培训,促进名师资源辐射与共享,提升全区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智能教育领头雁
在教师教育模式上,新区将创新政、企、校合作机制,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符合条件的驻区高校,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及高水平师范大学合作与交流,联合建立智能实验室,整合资源助力教师培养;吸引人工智能和信息化院校、机构和企业投资开发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教学项目,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培训研修、体验基地。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课程同步开设。以课程和实践为核心建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全面提升的途径和机制,编制以新技术知识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材;研发、开设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为重点,人工智能前沿理论、人工智能体验和人工智能教学项目开发等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同时,新区制定遴选与分层培养方案,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开展考察交流、专家论坛、领导力研修等智能教育领导力定向培养行动;遴选600名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开展专题指导、专家讲堂、学科工作坊等智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配套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奖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将新入职教师的转正定级等与参加人工智能新技术培训及教学应用率进行挂钩,组织智慧教育首席教师、网络名师评选等。
建设教师大数据库》》服务教育均衡发展
未来三年,新区将挖掘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模式和价值,将教师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等系统对接,建立职前职后贯通的教师培养大数据库,形成教师个体档案与群体画像。
“包括出勤、工作量、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成绩、与家长沟通、参与培训交流等重要事项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探索建设多种评价模型综合平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评价采用人工智能评价系统,对教师培养培训、教学行为、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推进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改革,开拓教师精准评价与引入的新路径,支持教师工作决策,提高队伍治理能力。
人工智能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终将服务于教育质量提升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新区将加强“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创新应用与全面推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引进教育发达地区高水平师资与课程资源,与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协同发展,采用网上按需开课、同步上课及网络直播课等形式,按照教学进度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系统性、全方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共享,实现教师“智能手拉手”,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教学质量显著增强,城乡、校际差距有效缓解。
特别是将探索建立“双师课堂”背景下乡村校、薄弱校教师编制配备指标体系,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推进“双师课堂”教师工作考核与工资待遇分配等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